創業成功 需從創業者思想入手(轉載)
齊魯網财經頻道訊(記者 孫鎬東)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成為國家戰略之後,在全國範圍内掀起了一股創業創新的風潮。在擁有創業項目、技術、資金和政策的同時,保證創業的成功,則需要創業者的初心、境界、思維模式的提高。
為此,我們采訪了上海第一際小微企業孵化園董事長王明勇先生,就創業成功的一些重要因素做了深度的探讨:
創業的初心:社會責任感和個人成就感兼具
創業的成功,出發點很重要,就像小時候考試,是為了分數和升學還是為了學知識,為了考試就會死讀書,讀死書,考上理想的大學後就會放松學習,其實考上大學隻是人生的開始,學到有價值的知識才能更好的走向社會;為了學到知識,那就會全面發展,為走向社會儲備好更多的知識;如果為了在某個領域成為專家,能為社會做出貢獻,那就會有不同的學習方向,會對專業有深度研究和興趣,就會有**的成果和收獲,在學好專業的同時考試和升學自然不會成為問題。
做企業亦然,為了賺錢,就會什麼賺錢做什麼,怎麼賺錢快怎麼做,沒有深耕細做,就會出現生意時好時壞,随波追流,等藍海市場變紅海了,市場變化了,企業也就結束了;為了事業和成功的人生而創業,企業成功概率會高,遇到困難時也會堅持下去,獲得一定的成就;但如果創業的初心是為了幫助客戶解決客戶的潛在需求和提升客戶的體檢,為客戶帶來新的價值,那成功就會變得輕松和必然,就像阿裡巴巴,騰訊和蘋果公司,客戶的價值實現了,賺錢已經不再是問題和需要關注的了。
創業企業也是一樣,為客戶帶來新的價值,為員工謀求福利和發展,從小處入手,專注,在一個細分市場做精做透,引領細分市場或某個區域市場的**水平,為團隊的成功和發展提供平台和幫助,創業成功也就變的簡單和必然。
創業的過程:不忘初心做好當下 放平心态智慧做事
衆所周知,創業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如果不能堅持就會使創業項目夭折。遇山開路,遇水架橋,順其自然去做,不急不躁,自然會走向成功。
就像小時候走路摔倒了會哭,考試考不好會因為受到批評而心情低落,現在看來這些事情不但不是問題,而是成長的一個必然過程,有些挫折還是未來成功的催化劑。正确面對這些問題,看哪些方面沒有做好,那就把問題解決,事情也就自然做好了。
有很多困難和挫折是因為内心的感受和情緒,當感受和情緒左右自己思維的時候,就看不清問題的本質,會被表面問題所迷惑,找不到解決方案。放平心态,專注于當下需要做的每一件小事,而不是被問題和對未來的擔心和煩惱而纏繞,跳出問題看本質,就會找到解決方案,逐步走向成功,這就是智慧。
創業的法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符合自然規律和法則
就像好多體育運動比賽一樣,有好多失敗是因為自己的犯規和失誤造成的。創業初期在企業經營中不走捷徑,腳踏實地,符合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則,做對員工、對客戶、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就不會遇到或減少障礙,會獲得更多的支持和資源,會推動企業和事業的進展,
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還了解到在創業的過程中一些思維模式和做事方式也需要企業主學習掌握和靈活運用,以保證創業和創新項目的順利進展和成功。第一際小微企業孵化園為幫助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在園區會場内舉辦了多場關于企業運營智慧系列的公益課程,會議全程沒有任何商業目的,免費向園區内企業主和社會的企業主開放,并承擔了所有的午餐費用及會務費用,每月一期,目前已開辦了三期,有很多小微企業已在課程中受益。同時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園區免費向參會企業提供有關融資,銀行對接,扶持政策對接等服務,為小微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